市民交流

所屬分類: 論壇 市民交流

本版主題: 46178

今日更新: 0

投訴爆料、建言獻策、城市建設(shè)、交通發(fā)展、經(jīng)濟文化、求助互助、咸陽論壇。
發(fā)布新主題

清明問禮周陵

2 / 27078
     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2024

主題

7218

回帖

3萬

積分

八級

積分
36816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15-4-5 20:47:38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
清明問禮周陵

      清晨,我在微信留言:清明時節(jié),楊柳綻芽,桃花綻開,小草青青。大氣潔凈,“潔齊清明”。 老周恭行,問禮周陵……
      周陵,位于咸陽市渭城區(qū)周陵鎮(zhèn),乃周文王與周武王的陵墓所在之地。
      據(jù)有關(guān)資料記載,被譽為“文武圣地,禮儀之根”的周陵,自古有“咸陽祭周,曲阜祭孔”之說。從西漢年間建祠奉祀至今,已有兩千多年公祭周陵的歷史,而周公世爵從西漢到民國續(xù)封了82代。據(jù)說過去外地的儒生政客來陜,必由咸陽儒生陪謁周陵??涤袨樵谥芰暧?xùn)斥陪儒張扶萬等“周陵何以見及漢物?”之提詢,上世紀30年代,蔣介石來謁陵時拿出了幾塊銀圓從姬姓后裔手中買一把“文王蒿”,希望能為自己趨吉避兇。陳嘉庚﹑張學(xué)良﹑楊虎城﹑鄧廷楨﹑翁文浩﹑邵力子﹑于佑任﹑郭沫若等名將大儒都曾謁陵植柏。
坦誠地說,對于周陵,我更是別有一番情感。
       家父家母都曾任教于當(dāng)年的周陵中學(xué),我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周陵度過的。在那場“史無前例”中,已是知青的我也曾抄著梁效,在文王陵下鸚鵡學(xué)舌般地批判“克己復(fù)禮”。后來家父去世前,也曾留下遺言,希望將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經(jīng)工作了數(shù)十年的周陵……
      清明,我又回到了這個魂牽夢縈的地方……
      雖然年代曠遠,除了幾堆封土外,記憶中留下的東西已經(jīng)不多了,但這塊寶地依然難掩那份從骨子里透出的神秘與肅穆。陵園內(nèi)今人所修的大殿、泥塑、碑廊等均不值一提,倒是那大約是明清年間所修建的文王坊、大大小小幾十通自宋至民國的祭陵碑,以及蔣介石夫婦手植的柏樹,還在用斑駁的彩繪、潰漫的文字和干蒼的枝丫,默默表達著前人對先賢的膜拜,對禮儀的修養(yǎng),很是耐人注目沉思。
      不知道“文治武功”一詞是否就緣自文王或武王,但這四個大字懸掛在周陵的祭殿之上倒是十分確切。據(jù)說,正是由于3000多年前文王武王及姜子牙等一幫人的“興禮制樂”,才使遙遠的西周成為孔丘一生歌詠的理想國和后人仰慕的治世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周陵所載涵的文化與精神,所產(chǎn)生的效應(yīng)已遠遠超過了其陵墓本身。而標(biāo)志著中國第一個完善的、弘揚文明禮儀的周文化,實際上已經(jīng)以一種基因的形態(tài),在儒家的典籍里,在史家的卷冊里,在文人政客的字畫里,甚至在尋常百姓的俗語里,滲透了我們文化的角角落落,浸濡到我們思想的方方面面,沉隱于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      孔子曾有“郁郁乎文哉,吾從周”之說,說得是“禮”乎!
      悠悠萬事,唯此為大,克已復(fù)禮。
      這正是我清明問禮周陵所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評分

參與人數(shù) 1威望 +3 金幣 +3 收起 理由
飄影 + 3 + 3 很給力!

查看全部評分

老周回來了
     

簽到天數(shù): 289 天

連續(xù)簽到: 1 天

[LV.8]以壇為家I

634

主題

5800

回帖

8098

積分

六級

積分
8098
沙發(fā)
發(fā)表于 2015-4-7 11:10:11 | 只看該作者
一直想進周陵里邊去看看,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.在這里可以跟著周哥逛周陵了,謝謝發(fā)了這么好的貼子!
祝大家天天都有好心情!
回復(fù)

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

     

簽到天數(shù): 231 天

連續(xù)簽到: 11 天

[LV.7]常住居民III

14

主題

641

回帖

939

積分

四級

積分
939
QQ
地板
發(fā)表于 2015-4-9 15:12:01 | 只看該作者
他日本公也要去咸陽拜謁周凌。
回復(fù)

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快速回復(fù)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